第一部分 祖国历史的开端第二部分 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第三部分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第四部分 封建社会的繁荣第五部分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第六部分 统一的多民族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第一部分 祖国历史的开端一、知识要点:(一)原始社会 1 、通过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认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作用。” 2 、结合“我国原始社会遗址图”,从空间上掌握各个遗址的分布,主要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部区域三方面掌握。 3 、禅让制预示着原始社会即将结束,阶级社会即将到来。(二)奴隶制王朝(夏、商、西周)1 、基本特征: ① 经济方面:以青铜器为主要生活工具,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② 政治方面: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政治制度以分封制为核心。 ③ 文化方面:出现成熟文字,商代文明在世界有特殊地位。2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进步性。3 、甲骨文的内容及意义。(联系 19 世纪末甲骨文的发现。上册第 112 页)4 、井田制、分封制的内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1 、三条主线: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2 、结合史实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 、全面认识“商鞅变法”,特别是内容中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以及变法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4 、都江堰的内江、外江的作用以及体现的哲学思想。 5 、对于思想,要从其背景、内容、发展方面认识其历史地位,特别是儒家思想。二、练习方面 (一)结合 2000 年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把握本阶段的时间概念及相关问题。 1 、之所以将夏商周三代称为“断代工程”,主要是因为三代的历史( ) A. 没有连续性 B. 没有确切的纪年 C. 没有考古依据 D. 主要是一些传说2 、《夏商周年表》将中国历史的确切纪年提前了( ) A.1200 年 B.1500 年 C.1700 年 D.2000 年3 、商周分界年代与以前的推断年代相比( )A. 基本一致 B. 提前了一个世纪 C. 推后了一个世纪 D. 推后了两个世纪4 、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依赖于下列哪些条件( )① 考古学的发展 ②古文献的记载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神话传说A. B. C. D.①③④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BAAB(二)围绕历史遗迹出题,特别是西部地区。(三)围绕中国文字演变: 原始文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