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 要做到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动起来。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在课堂预设的基础上,紧紧捕捉课堂差异,充分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及时把它转化为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促使课堂资源的生成和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 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有效性开放的课堂教学,会促使课堂中各种信息得到有效的交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以凸显,他们大胆地了表自己的感受、意见和推断,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自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与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随时捕捉生成的资源,灵活调控课堂教学,及时把它转化为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资源,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精彩。 一、利用教材,诱导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用心领悟,深入挖掘,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并体验探索知识的历程。 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在学生初步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即将年份除以 4,没有余数的为闰年,有余数的为平年之后,教师没有急于交代对于整百年这种方法并不适用,而是继续出示 2096 年这个年份让他们判断,使他们更确定自己的推测。紧接着,教师又问学生:“2096 年之后的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2100 年。”看到学生对自己的想法非常肯定,教师又根据学生的提议用多媒体显示出 2100 年的年历,当多媒体显示这一年的二月份只有 28 天时,学生十分疑惑,甚至怀疑电脑出现了问题,进而强烈地要求知道“为什么 。”实际上,学生情绪的跌宕起伏正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精心预设。虽然教材没有将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作为基本的教学要求,但教师考虑到既然涉及到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且学生也提出了怎样快速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这一问题,因此,花点时间教学这一内容也未尝不可。对于如何判断整百年是不是闰年的方法,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出现错误—发现错误—寻求答案”这一过程,从而对判断整百年是否是闰年的方法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