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第二节 存货计价 第三节 材料 第四节 库存商品和自制半成品 第五节 委托加工物资 第六节 低值易耗品 第七节 包装物 第八节 存货清查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 二、存货的确认 三、存货的分类按行业:制造业、商品流通、建筑业按存放地点:库存、在途、加工中 第二节 存货计价 一、存货收入的计价(一)外购存货计价(二)自制存货计价(三)委托加工存货的计价(四)投资者投入存货的计价(五)接受捐赠存货的计价 第二节 存货计价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1 、个别计价法2 、先进先出法3 、后进先出法4 、加权平均法5 、移动加权平均法6 、毛利率法7 、零售价格法 第二节 存货计价三、期末存货的计价(一)存货数量的确定1 、实地盘存制2 、永续盘存制(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会计期末,为了客观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对存货应当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1 、成本:→存货的历史成本 2 、可变现净值 = 估计售价 - 估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 3 、确定可变现净值的因素 ( 1 )取得的可靠证据 ( 2 )持有目的。 A :为出售而持有 B :为生产而持有 ( 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4 、举例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标准 1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范围 2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数额 方法( 1 )单项比较法 ( 2 )分类比较法 ( 3 )总额比较法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计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3 、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形时,应当全额计提存货跌准备: ( 1 )已毁损的存货; ( 2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 3 )已过期不可退货的存货; ( 4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 5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借:管理费用 800 存货跌价准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