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总支抓承诺赢民心先进事迹材料从2005年开始,**居**区**镇**居民区党总支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中,始终以推行党员承诺制为抓手,根据群众的所急所盼,顺民意承诺,靠实干践诺,使班子队伍及全体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一、党总支真诚承诺,尽力解决群众所难,增强班子凝聚力原来的**居委会班子,内部不团结,人心焕散,集体负债22万元,居民上访不断。2005年春“两委”换届后,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挨村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将群众所急所盼梳理后,在党员大会上公开承诺:急事急办、难事先办,每年一定要办成1-2件实事。历经艰辛兴建机站,解群众一急。该居委会石埂塘、大刘佘、小刘佘3个自然村地处丘陵地带,是**镇的抗旱死角。历史上,三个村的群众一直是靠天吃饭,大旱之年,群众只能望天兴叹。建抗旱站是群众最迫切的愿望,也是“两委”班子的一个心结。“两委”班子成员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三个村挨家挨户登门问计策、做工作,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座谈会12场,并跑有关部门、求友邻单位,共筹措资金19万多元。经多方努力,当年三月份,扬旗山抗旱二级站破土动工兴建。工程施工期间,“两委”班子成员一直泡在工地,既当指挥,又做小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抗旱站终于建成,三个村群众多年来的盼水梦终于成真。党总支对群众的第一个承诺,提前兑现。造福百姓建桥修路,解群众二急。2006年是党总支为群众办实事最多的一年。小陈、山洼两村地处偏远高岗丘陵,原来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联,老百姓买进卖出的物资只能靠肩挑手提,逢到雨天出门更难。2006年春,居委会“两委”一班人带领两村的群众炸石降坡修建了一条4000多米长、3米宽的砂石路,结束了两村不通公路的历史。2006年下半年,党总支筹措资金3万多元,对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大河湾人行桥进第1页共3页行除险加固,改变了车辆不能通行的现状。2006年底又修建了大河湾圩排洪启闭闸,解决了大河湾圩排涝难题。一年兑现群众三条承诺。克服困难,根除水患,解群众三急。王举圩面积1000多亩,是下汤、姚洼两个水库下游的交汇点,数百年来,洪涝频发。每逢洪水来临之际,这里是一片汪洋。头天长势旺盛的庄稼,一夜洪水过后全被冲毁。多年来,群众不敢在承包田里投入,地势最低的圩心田常常抛荒。为彻底解决群众心腹之患,今年初,“两委”一班人在党员、居民代表等参加的村干部述职评议大会上,掷地有声:“年内建坝。”通过二个多月的访百姓、开会议、跑政府、串部门、求援助、筹资金,王举大坝终于在5月底建成了,这个大坝建成后,将会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为千亩良田稳产增收提供保障。面对十年九灾变成旱涝保收,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二、党员干部带头承诺,着力解群众所求,提高村干亲和力在推行党员承诺制中,党总支一班人始终站在最前列,带头承诺,为无职党员作表率。该居委会上千户人家,今天张家要申请建房,明天李家要娶儿媳,后天王家要办生育证等等。由于居委会辖区变大,群众办事费时、费钱,更要知晓办事程序。面对群众所求,“两委”成员决心实现两个转变,即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村官向服务员转变。2006年春,在召开的全年第一次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会上,“两委”一班人公开承诺:群众只要动嘴,村干部就跑腿。从此,他们的笔记本上记载的内容更多的是张家、李家要办的一件件事情。他们的腿更勤了,除了正常到镇上汇报工作,还要定期到相关职能部门为群众办这办那。2006年8月,该居委会在**镇率先设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点,把为民办事列入村级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代理点设立不到一年时间,就受理办结群众办事申请400多件。其次,居委会的党员干部还承诺:实行分工包干制,谁包干的村民小组只要群众有求,谁就必应,并且尽力践诺。小张村王成外出打工不慎致伤,花去医疗费30多万元。总支书记舒第2页共3页华和小张村党员张玉富共同承诺:与王成结成帮扶对象,不仅给予经济支持,还为他家助耕,此举深深感动着王成及周边村民。三、党员真诚承诺,合力解群众所盼,扩大党员影响力在推行承诺制中,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特别是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