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县民政工作报告一、2021年工作回顾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前任领导班子带领下,全县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围绕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履行民政强基兜底赋能职责,紧扣共同富裕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全县民政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贡献了民政力量。一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民政工作政治属性,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坚决守好“红色根脉”,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一年来,我们锚定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目标,把握和回答好“民政事业实现什么样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两个重大问题,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改革和政策突破事项。一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五大行动”,获得1个民政部试点,5个省民政厅试点,彩虹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选省级品牌社会组织,严娅凤、时樑入选省级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李红入选全省首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成为全市唯一。一年来,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抓好疫情防控,精准施策、动态实施服务机构封闭管理和有序开放,广泛发动民政干部、社会组织、志愿者,坚决守好社区“小门”,确保了民政系统平安稳定。回顾一年来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数字民政先行示范行动形成新成果。贯彻落实省民政厅数字化改革“1349”体系,明确改革需求和举措,制定德清县民政领域数字化改革方案,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地名服务、殡葬管理等五大领域齐抓共进,获智慧社区、数字门牌、数字殡葬三项省民政厅数字化试点。一是推进“浙里救”在德清的落地,实施社会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完成“助联体”建设,“幸福码”“一户一码”为救助家庭提供专属服务。二是按照“浙里养”的要求,完成养老机构、照料中心运营监管平台基础搭建,安装离床感应器1593套、摄像头142个,将数据连接到智慧养老平台,实现服务监管双提升。三是开展智慧社区省级试点建设,初步搭建以“社区概述、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安防”等六大模块为主的一张图架,完成智慧社区中期评估;依托“我德清”小程序,新增“幸福社工”社会工作人才管理模块,探索社会工作人才“一平台三计划”服务管理新模式。四是全省率先建立德清县标准地名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省级数字门牌建设试点,构建以地址唯一编码为基础的共建共享协同平台,为全县各职能部门提供智能的门牌地址数据共享和关联匹配服务。五是利用地理信息优势,开展殡葬领域规范管理监测及整治项目,完成三沿五区坟墓治理853穴;身后事平台在浙政钉2.0全面启用,完成身后一件事联办2953件。2.社会救助精准高效行动实现新突破。初步建立了以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8项基本救助为重点,以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1+8+Χ”大救助体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是兜底困难群众,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17元,惠及全县低保对象1692户2747人,共发放低保救助金2600.117万元;支出型贫困家庭87户304人,发放救助金293.883万元;特困人员316人(散居供养232人,机构供养84人),发放散居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428.595万元。二是提升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能力,开展全县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政策业务培训,重点解读社会救助和儿童福利各项政策文件。聚焦困难群众物质精神双富有,落实困难群众优惠政策,发放“幸福清单”。三是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试点,全面梳理两项补贴政策,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审批系统,10月进行了首轮补贴发放,共有在册困难残疾人1456人、重度残疾人4929人。四是关心关困境儿童,全县困境儿童共计626人,共发放基本生活补助731.1万元。推进儿童之家建设,根据市民政局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会同妇联等单位,综合利用幸福邻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资源,完成15家儿童之家建设,累计建成儿童之家34个。3.养老事业幸福提质行动树立新标准。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