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5《声学》河南中考十年1、(2012 年)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2、(2011 年)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2010 年)3.如图 2 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4、(2009 年)3.为了减少噪声枵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5、(2008 年)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声音都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我们能区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于不同物体振动的强弱不同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人们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6、(2007 年)9.如图 5 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7、(2006 年)1.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 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8、(2005 年)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9、(2004 年)23、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好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好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 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