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汉字的雏形半坡彩陶上的符号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结绳记事(黄帝)仓颉造字龟甲兽骨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甲骨文的出土地点王懿荣:一片甲骨惊天下 截至 2012 年,发现有大约 15 万片甲骨, 4500 多个单字。其中,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单字有一千多个。 当时与甲骨文同时并存的人类古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但这些文字早已灭绝, 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对朝鲜、越南、日本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相关链接下列甲骨文中哪个代表你的生肖呢?禾 麦 衣休水明明日日月月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是重要的资料。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块龟甲上卜辞内容是:卜一位地位极高的贵族外出打猎,能否遇到野猪、鹿等动物,以及能否将它们猎获。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铭文。商周——金文(铭文)商青铜器上的文字拓片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 西周毛公鼎金文盛行于西周 金文总体上来说,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和简化、符号化了,字数一般比甲骨文字数多,语言修辞更讲究,字的体势比甲骨文雍容厚重。 西周晚期,文字经统一整理成的一种样式。大篆大篆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甲骨文金文 篆书 隶书楷书繁体楷书简体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由繁到简字体的演变领域时间成 就夏朝商朝周朝夏朝商朝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历法逐渐完备。制定出 24 个节气——历法上重大的成就。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春秋(前 613年)战国春秋战国之际天文历法医学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二、天文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