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4 故 乡一、字音字形1. 识记生难字 阴晦.(huì) 瓦 léng(楞) 胯.下(kuà) bǐ(秕)谷 chī(嗤)笑 瑟.索(sè) 寒噤.(jìn) 愕.然(è) 潺.潺(chán) 黛.色(dài) 恣睢.(suī) wǎng(惘)然 2. 读准多音字 (1)扫.帚:sào 其他读音:sǎo 组词:扫荡 (2)咧.嘴:liě 其他读音:liē 组词:大大咧咧 (3)折.本:shé 其他读音:zhē 组词:折腾 其他读音:zhé 组词:折断 二、重要词语1. 萧索 : 缺乏生机 , 不热闹。2. 家景 : 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3. 如许 : 这么些。4. 鄙夷 : 轻视 , 看不起。5. 展转 : 原指身体翻来覆去 , 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 到处奔波。现在写作“辗转”。6. 恣睢 : 任意胡为。7. 景况 : 情况 , 境况。文中指生活状况。8. 隔膜 : 情意不相通 , 彼此不了解。9. 愕然 : 吃惊的样子。10. 松松爽爽 : 形容轻松畅快。三、作者简介鲁迅 (1881—1936), 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 字豫才 , 鲁迅是其笔名。四、写作背景《故乡》作于 1921 年 1 月 , 最初发表于同年 5 月 1 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 , 后由作者编入小说集《呐喊》。鲁迅于 1898 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 ,“ 想走异路 , 逃异地 , 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 《 < 呐喊 > 自序》 ) 。 1919 年 12 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从《鲁迅日记》中可以大致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 :1919 年 9 月 , 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 ,添了些钱买妥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修葺完毕后 ,11月 21 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同月 26 日鲁迅“上书请归省”。 12 月 1 日由北京动身回乡 ,4 日晚“抵绍兴城 ,即乘轿回家” , 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 , 住了约 20 天。 12 月 24 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 29 日中午抵北京 ,“ 下午俱到家”。往返共计约 29 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写的 , 不过 , 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个点 , 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 1. 对于小说中写到的两处“高墙” , 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 他们 ( 指“我”往常的朋友 ) 不知道一些事 ,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②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 将我隔成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