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应城市实验初中 齐新国 2025-3-7应城市实验初中 齐新国 《摩擦力》教学设计 2014. 04.21.设计思想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摩擦现象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的经验设计探究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开展实验探究,在收集实验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归纳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动求知的精神。摩擦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现实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把有关摩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静摩擦力,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最大值;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滚动摩擦力. 4.知道摩擦的利与弊.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动手实验,探究摩擦力跟压力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3.培养学生与他人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合作交流的情感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难点设计并完成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器材准备长木板, 小车,弹簧测力计,钩码,毛巾,棉布等若干套。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提问:生活中存在许多摩擦现象,摩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能不能就地取材,用手做出某个动作来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可视具体情况作适当提示)① 跃跃欲试,用手来 做 摩 擦 力 存 在 的 动作:搓手、手沿桌面滑动、把手掌压在桌面上推(或拉)而未动,用手提起课本等。② 互动交流。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 为引入摩擦力概念做准备。 第 1 页(共 4 页)作者:应城市实验初中 齐新国 2025-3-71.你能试着给摩擦力下一个定义吗?请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① 两个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摩擦力?② 两个物体之间只是接触 了 能 否 产 生 摩 擦 力呢?③ 摩擦力产生在何处?④ 对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有什么影响?回答以上问题后,给摩擦力下个定义吧!1.讨论并交流:① 必须互相接触;② 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③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