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长班试题汇总《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原理与技术》一、填空题:1、深井的概念应该由矿井 深度 和 岩性(强度) 两个因素决定。矿井由浅部过渡到深部的深部界限称为 极限深度 。2、通常将软岩分成五类,分别是 低岩度软岩 , 膨胀性软岩 , 高应力软岩 , 节理化软岩, 复合型软岩 。3、深部开采工程环境中的“三高一扰动”,是指 高地应力 , 高地温 , 高渗透压 、以及 强烈开采扰动 。 二、选择题:4、巷道支护对围岩的作用分限制作用和( A )。(A)稳定作用 (B)固定作用 (C)让压作用 (D)协调作用5、巷道支护对象是破碎区岩石、塑性软化区岩石和( D )。(A)变形严重的岩石 (B)应力高度集中的岩石 (C)弹性区的岩石 (D)部分弹性区岩石6、锚杆杆体是锚杆的主体,依照杆体屈服强度将锚杆分为三类:其中屈服强度属于( C ),为高强锚杆。(A)小于 340Mpa (B)大于 340Mpa (C)340~600Mpa (D)大于 600Mpa三、问答题:7、排除矿井管理问题之外,矿山灾害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要点提示:(1)事故机理的复杂性:a)受力状况测不准;b)采矿工程处于卸荷力学状况;c)采矿工程的岩体力学问题大都是无限体问题;d)采矿工程面对复杂的环境:应力状态及其变化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多介质、多场耦合作用;(2)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3)基础理论研究的局限性、不适应性。8、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增加,深部开采的主要严重问题有哪些?答:(1)井巷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影响生产;(2)采场顶板破碎,冒顶事故的危害增大;(3)凿井困难增加,提升等井筒设备不能适应深井的需要;(4)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加大;(5)地温升高,恶化生产环境,影响生产;(6)瓦斯涌出量增加,瓦斯爆炸危险加大;(7)矿井水压力和涌出量增加,突水事故的危险性加大。9、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可能引起矿井的六种转型,它们分别是?答(1)硬岩矿井向软岩矿井的转型;(2)低瓦斯矿井向高瓦斯矿井的转型;(3)非突矿井向突出矿井的转型;(4)非冲矿井向冲击矿井的转型;(5)低温矿井向高温矿井的转型;(6)低渗透压矿井向高渗透压矿井的转型。10、锚杆的组合梁理论和组合拱(压缩拱)理论的机理和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答(1)组合梁理论机理:将锚固范围内的岩层挤紧,增加各岩层间的摩擦力,防止岩石沿层面滑动,避免各岩层出现离层现象,提高其自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