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赵军伟 暑假里,细读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校课堂密码》,心中倍感震撼。每每目睹封面上的那句简介——“一位草根教育专家的课改宣言,一份高校课堂完整解决方案”,我都禁不住心生赞叹。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一直实践在教学一线上、时刻未曾脱离过课程改革的“草根教育专家”,因此才有发言权。他对“高校课堂”的完美阐释是极有权威性的,是令人心悦诚服的。 何谓“高效课堂”。作者认为。高效课堂是在新的课堂观、效率观基础上诞生的,它与传统课堂单纯以分数为旨归,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的效率观大相径庭,而是主张在课堂上要演绎“生命的狂欢”,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的偕同共振才是高效课堂的价值所在。而高效课堂的秘诀,不一定非得创新,回归课堂的本质和规律,应该是当务之急。这本书致力于高效课堂本质与规律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效课堂的背景根基、核心概念内涵、使命担当和品牌个性特色来展开,共分十四章。每段文字中,都有作者独特的视野和观点。 在“高效课堂大揭秘”一章中,作者提出一问:“课堂是否有乾坤。”令人耳目一新。作者认为:学生是“天”,教师是“地”,“地”永远不与“天”争精彩,而是以“天”的精彩作为自己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师者最大的精彩。《易经》的启发之于课堂,竟是如此贴切。 作者认为,课堂的艺术,就是动与静的艺术。他将高效课堂“生命狂欢”的基本形式界定为“六动”——动手做,动脑思,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反对以教师的动,替代学生的动;以教师的动,强迫学生的静。我们追求:动贵自动,静在自醒。从而将“动”、“静”阐释得淋漓尽致。 作者还提出了“信本课堂”这一新概念。自卑是禁锢智慧的绳索,自信是引爆智慧的火种。但自信从哪里来。口头语言第 1 页 共 17 页表达、书面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表达都是达成自信的基本形式。自信是快乐的基础,表达是自信的不二法门。从而揭示了学生为什么“我展示,我快乐”的生命密码。另外,作者的课堂“动车组”理论也独具匠心,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引领。关于习惯的养成,书中的做法很值得老师们借鉴和学习。比如:最基本的读写姿势、板演卫生的习惯养成、低声交流的习惯、脱稿表达的习惯等。课改深处是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培养。我一直在想,如果作者没有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课改追求,那他哪来这一双慧眼,把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