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观摩学习体会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其始也刚,其至也巨 ——赴青岛学习体会 2017 年 11 月 20 日—23 日,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 XX 市 XX 县区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XX 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暨新课程教学实施研讨》活动。第一天上午,我们聆听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李成泉校长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的建议、教材的解读等报告。在专家报告会上,每一位老师都听的很认真,记得很仔细,李校长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细雨如丝,我兴奋激动的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剩余时间我们又观摩了各地市优秀教师的 12 节《道德与法治》课例。通过三天的学习,自我感觉收获颇多,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明确了今后教学中要正确、全面解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个人学习体会整理如下: 一是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还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如在张辉老师执教的《课间十分钟》,在本课中,张老师设计的课堂分为“话游戏”、“玩游戏”、“改游戏”三个部分。其中“话游戏”中,张老师课前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照片,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学习本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玩 1 游戏”利用玩“东南西北”、“木头人”游戏,让孩子明确玩游戏也是有规则的,让学生在玩中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把学生的道德体验“养”了出来;“改游戏”张老师让孩子们把“木头人”搬到了课堂中,启发学生还能改进哪些游戏。引导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布局,整体安排,在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涵、改进道德与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所采用的“内隐”第 1 页 共 3 页与“外显”相结合的融入方式,真实自然。如田晓玲老师执教的《吃饭有讲究》和李传远老师执教的《大家一起过春节》,田老师的课堂中首先引导学生说说吃饭前都有什么讲究,学生很快就会知道洗手,进而引导学生如何洗手、怎样洗手才更干净,利用洗手歌使学生形象的记住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在吃饭礼仪中田老师抓住了一个“礼”字,利用“静、帮、让、敬、避”五个字充分让学生了解吃饭的一些讲究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