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与行动纲领【正文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党的十八大历届全会中得到完善发展,并最终由党中央总结提出。这一发展战略全面展现了党对于社会发展客观条件的充分分析研究与推动时代进步的大局观与战略观。全面从严治党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深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探寻其行动纲领对于了解党的建设发展,领悟党的执政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代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一)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提出:“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2]我党一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领导力量,党本身体现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以及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其不断进行建设发展,处于长期执政位置。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渠道,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强化党和广大群众的关系,促进党的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清楚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一个政党和政权,其未来发展如何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需要坚决防范与改正什么。”[3]党的发展和工作始终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做前提,全面从严治党也需要惩处贪污腐败问题,强化党风廉政创建力度,秉持“八项规定”,禁止贪污腐败问题。党员、干部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强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统筹推进各领域深化改革,“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必须是联动各领域改进,集中力量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在风云莫测的国际发展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实行全面从严治党,满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需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当做现实要求促进党的发展,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远工作,需要以党的正确领导为推进前提。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契机,促使党员、干部承担自身责任,持续提升党的领导水平,为促进改革奠定战略基础。(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依法治国发展中,党始终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重点是依宪执政”。[5]党纪党规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党员、干部进行约束规范,持续提升党纪党规的实用性。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党要始终坚持依法执政,遵照党章规定和宪法及法律要求管理国家,所有党内人员在行事过程中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坚守法治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纲领(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以持续性的强化教育来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与意识问题。加大党员干部的德性、党性教育投入,重申作为党员干部所应承担的责任,自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贡献一份力量,支撑我党始终是我国发展活动的重要动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团结力以及影响力,通过学习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时期伟大人物的爱国理念与奉献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内心为党与国家奉献终身的动力,始终将国家与集体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二)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把作风建设当做一项常态性工作来抓。强化党和广大民众之间的密切关系,持续提升我党执政能力。目前少数党内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开始遗忘民本理念,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导致我党内部出现浮亏、享乐、官僚等负面风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党执政水平的提高。我党在创建之后一直关注作风建设情况,习近平同志之前清楚表明:“党内作风问题并非小事,假如不坚决处置不良风气,让其随意发展,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将我党与广大民众分隔开,我们党也会丧失发展基础、丧失血脉、丧失动力。”[6]创建合理高效的党的作风建设制度。第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来引导与培育党员、干部,确定我党和广大民众之间的关系,把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宗旨贯彻到党员干部的每一项工作中,由此来提升我党解决人民群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