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现代化发展分析(doc6)(1)VIP免费

中药现代化发展分析(doc6)(1)_第1页
1/4
中药现代化发展分析(doc6)(1)_第2页
2/4
中药现代化发展分析(doc6)(1)_第3页
3/4
中药现代化发展分析在持续 14 年的中药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争论中,反方、正方轮番出场,中药的发展也飘摇不定 “中药现代化的概念没错,只是我们的路走错了!” “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贾谦一边叹气,一边指着最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统医药法》(草稿)道。 “不能把中西医结合放进去,必须肯定中医药是原创性科学……”贾谦不断地重复着这些话语。这份草稿正在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其对中药的发展将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现在,提起 10 年来他自己力推中药现代化的经历,贾谦唏嘘不已。在这场中药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争论中,反方、正方轮番出场,中药的发展也在飘摇不定。 中药现代化启动 14 年前,1992 年,科技部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徐绍颖教授归国后,向科技部申请了“促进中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的课题。 正是这个课题拉开了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序幕。 该课题提出,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空前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议国家制定“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工程”。 4 年后,在原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甘师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等人的领导下,进行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随后,中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得到了国家批准。 贾谦告诉记者,在该研究中,强调了要搞清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有效成分,争取两三种现代化中成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同时提出了中药的标准。“并提出了敲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大门之类的口号!” 随后,全国掀起了中药现代化的高潮。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经理韩培还记得 1998 年在南京召开的中药现代化国际会议———从事中药的人都来了。“抓质量、抓剂型改革,讨论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但是,从 1999 年开始,贾谦,这位昔日的中药现代化干将一反常态,开始对中药现代化路径进行反思———如果按照此前的研究,那么将会用西药的标准来管理中药。 “那段时间,除偶尔参加会议,我基本不写文章。”贾谦说。 “当时的主要思路是怎么用上药,根本没有意识到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差距,即使中医界也没意识到。”韩培说。 在此过程中,根据课题要求,课题组提出了几个重点中药品种的现代化,威麦宁、复方丹生滴丸、银杏灵等入选。韩培即为威麦宁的负责人。此前,复方丹生滴丸已经成功敲开了美国 FDA 的大门———通过美国 FDA 的新药临床研究审评。 2001 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现代化发展分析(doc6)(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