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VIP免费

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_第1页
1/14
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_第2页
2/14
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_第3页
3/14
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的推进,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九五”以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政策环境下,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的住宅建设规模大、速度快。住宅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随着银川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与房地产业面临很大机遇。本文就建设大银川的新形势下,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一、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银川市住宅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相一致,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时代并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发展历程受政策调控在波动中逐步走向健康快速发展轨道,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银川市住宅建设规模极小,居住水平较低。29 年累计住宅建设投资仅为 1.09 亿元,竣工住宅138.23 万平方米,其中,银川市辖区住宅建设投资 1.06 亿元,竣工住宅 129.34 万平方米。所建住宅绝大部分是土木结构平房。住宅的供给完全由国家和单位统包,居民享受福利分房,租金收入不到维修费的三分之一,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国家。居民大都居住在配套设施极差、低矮潮湿的土木平房里。到 1978 年末,人均居住面积为 4.22 平方米,文革期间曾一度降为 3.07 平方米,居住水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属较低层次。 第二阶段:“六五”至“七五”期间,初步弥补了住房的历史欠帐,缓解了住房难的矛盾,居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期间,由于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银川市住宅建设步入了大发展时期。10 年间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累计完成住宅建设投资 6.42 亿元,其中市辖区完成 5.98 亿元,年均递增 8.4 %,十年建成住宅 322.31 万平方米,是改革开放以前的 1.4 倍。使银川市居民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均由 1978 年的 4.22 平方米增加到 1990年的 7.2 平方米。初步弥补了住房的历史欠帐,缓解了住房难的矛盾。住宅建设中,中央区属在银单位自建住宅速度最快,拥有量占全市 50%以上。同时银川市也冲破住宅靠国家统包的死框框,开始了一条集资建房、贷款建商品房和组织私人建房的路子,发挥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积极性,使住宅的供给主体和建设资金呈现多元化局面。国家、企业是住宅供给主体,私人建房、商品房成为住宅供给的补充。多元化的建设使住宅投入稳步增长,并向商品化方向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银川市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