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煤矿安全管理系统 ---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监测系统建设方案©临汾网通第一章 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监测系统设计一、概述1、矿井基本概况本设计为万红煤矿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监测系统。该矿井年产量为 9 万吨,每班下井职工人数为 29 人,总下井职工人数为 87 人。设计为 KJ139 矿用人员考勤定位监测系统,对矿井入井人员的身份;人员的流动情况;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和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对任一指定月份、或任一指定日期段,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获取事故现场的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数量和地理)。2、装备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煤矿生产有其本身的产业特点,井下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井下巷道纵横交错、人流、车流错综复杂。一旦下井后,就无法确切地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而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通讯、寻呼手段又大大落后于地面。因而,作为地面生产指挥和控制核心部门,实时了解井下人员、车辆的流动情况并加以跟踪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领导成员下井后、能尽快找到他们的位置显得非常非常重要。当矿井发生透水、火灾等事故时,将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能实时的了解井下人员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和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在平时可作为下井考勤系统,对任一指定月份、或任一指定日期段,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便于考核,打印相关报表;一旦矿井发生透水、火灾等灾害事故,可对抢险救灾的人员统计、定位等起准确的指导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获取事故现场的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数量和地理位置),将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主要依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减少盲目性。本公司以现代无线电编码通讯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及无线发射接收技术,结合目前流行的数据通讯、数据处理以及丰富的图形软件,开发出了以井下移动人员或移动设备为监测对象的 KJ139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3、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监测系统设计依据3.1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的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2004 年10 月 18 日)。3.2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煤矿生产能力监管工作的规定》晋煤行发[2006]409 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