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律游榆林镇北台有感VIP免费

七律游榆林镇北台有感_第1页
1/10
七律游榆林镇北台有感_第2页
2/10
七律游榆林镇北台有感_第3页
3/10
七律游榆林镇北台有感 律—游榆林镇北台 王万成庚寅初秋 20100830 红山之巅镇北台,① 蒙汉一家边城开。② 榆柳绿荫山色绕,③ 大漠黄沙渠水来。④ 交易成时犹可信, 兵马动处必有灾。 遥望当年古战场,不见狼烟见野炊。 备注: ①--镇北台位于 XX 县区北约 5 公里处红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巡抚都御史涂宗浚主持修筑,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北瞰河套,南蔽三秦,锁长城要津,控关陇门户。 ②--镇北台本为“蒙汉和议”而建,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台西南 800 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划,面积约6.5 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③--镇北台周围林网农田,纵横渠道,榆柳成行。 ④--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还可以看到红石峡水库,治理沙漠的辉煌成果——沙地植物园和沙漠运河——西沙渠、榆东渠;榆卜界沙漠海子风光和郁郁葱葱的林带果园;秦长城的烽火台遗迹和起起伏伏的黄土丘陵。 第二篇:读《七律长征》有感国魂 有一首诗,它让我感动,有一首诗,它让我为之动容,有一首诗,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得脊梁,它叫《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第 1 页 共 10 页乌蒙磅礴走泥丸......”短短的 56 个字,却浓缩了红军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征程,多么坚定的话语,多么广阔的胸怀,它那傲视群山的气势令人震撼。而毛泽东笔下的红军又是何等的坚强,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中只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的确,如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怎能拖着瘦骨如柴的身子与暴风骤雨搏斗,又怎能在饥肠辘辘中走过草地,翻过雪山,天啊。他们超越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极限,多少次,红军战士在死亡边缘上徘徊,又有多少次,他们和时间进行着生命的赛跑。 读着读着,我不禁深深的感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怎么诞生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最好的见证。 那十四根黑铮铮的铁索,凌空飞架,每一条都意味着生命的代价;咆哮的河水,如暴怒的巨龙,每一秒都有被吞噬的危险。近了。近了。我仿佛看到战士们爬上铁索,奋力向前,面对着敌人的疯狂扫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在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律游榆林镇北台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