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读《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XX 市瓦市小学黄赛儿 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读了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刚拿到书的时候,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运用教育智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却善于把自己的经验和案例加以总结和提升,书中语言精炼,案例易懂实用,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一、在活动中成长 该书的第五章《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让我十分受用。受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流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老师总结的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自上而下,自说自话”,所谓自上而下自说自话就是活动是官方的,并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比较低。而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这个问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每过同一个节日都搞同样的活动这个现象,例如母亲节就是捶背洗脚送礼物,国庆节就是画手抄报,学雷锋日就是在这一天做个公益劳动,读书活动就是写读后感,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同样的活动已经不再新鲜有趣,反而是一种任务和负担。所以我感觉活动的创新意识特别重要,就算是同一个活动,我们能不能换一个组织形式或者换一个展现形式。因此陈老师总结了要想有创新意识的 16 字诀窍:“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让我收到了不少启发。 陈老师书中提到“我们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走第 1 页 共 3 页形式作秀而搞活动,也不能活动是活动,学习是学习,活动一结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活动的结束才是教育的开始”。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之前我做的活动都没什么长期性,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可能学生会有收获,但是太少了。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瓦市小学举办《民俗民风来体验,瓦小学子来拜年》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班主任在活动前开展学生对春节民俗的调查、体验、实践等,活动日当天各班还组织猜灯谜,贴对联,挂福字等系列活动,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如:包饺子、搓汤圆等。为我们的新年迎接更好的开始做准备。活动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