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辅导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 概述一、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稳定的机能。正常--保护机体;异常--破坏机体二、功能:(一)免疫防御1、生理性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如:完整皮肤可以阻止任何细菌的入侵。2、病理性作用:破坏机体细胞正常功能。如:机体对花粉清除中引起的过敏反应。(二)免疫稳定1、生理性作用:维持机体自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稳定。例: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体外。2、病理性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例:由于自身白细胞发生变异,被吞噬细胞清除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三)免疫监视1、生理性作用:监视癌变细胞的繁殖、增生。换句话讲:癌细胞常有而癌症不常有。2、病理性作用:癌细胞大量繁殖。例: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即会出现。第二章 抗 原§1 概述一、定义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 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抗原。二、特性(一)免疫原性: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性质。(二)反应原性:指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三、分类(一)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 为完全抗原。(二)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仅有免疫反应性的抗 原称为半抗原。也就是说半抗原单独存在时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与大分子蛋白质(也称为载体)结合在一起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此时的半抗原相当于完全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半抗原的抗体,半抗原可单独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不依赖载体的存在。 §2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一、分子大小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通常在 10000 以上,一般说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这是因为大分子有机物结构较稳定,在机体内不易被破坏与清除,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使淋巴细胞得到持久的刺激,有利于免疫应答的发生。但不能绝对化,比如明胶分子量为100,000dal(10 万道尔顿),却没有抗原性。二、化学组成与结构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还需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中以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免疫原性才较强;如以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无论多大,而免疫原性却很弱。这是因为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复杂的物质,其稳定性好,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故免疫原性就较强。 三、异物性 (一)异物:非己的物质。(二)分类1、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