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發展展望陳志榮、洪秋安壹、金融發展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助益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相關性。當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 ,必然產生相關的金融需求,包括融資、投資、理財等,進而促進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相對來看,更發達的金融體系也有助於實體經濟的增長。實體經濟部門在健全的金融體系之下,可以實現直接或間接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銀行業有效地發揮了儲蓄媒介的作用,穩定經濟並且為企業提供間接融資 ,而資本市場則有助於實體經濟的長期增長,為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有效的儲蓄工具,幫助投資者金融財產多元化。銀行之間的競爭,健全的機構與完善的証券市場,能夠提升投資的分發效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經濟歷經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從資金不足國家發展成為資金充裕國家。2007 年中國大陸外匯存底達到一萬四千多億美元,沿海發達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 5000 美元的水準,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中國大陸已具備了發展金融產業的條件了。圖 1︰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具有相關性資料來源︰IMF.。橫軸表示 GDP per capita,數軸表示 Credit in percent of GDP. 黑 點 表 示 Developing economies , 白 點 表 示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 褐 點 表 示 Advanced economies貳、中國大陸金融發展政策“”一、 十一五 規劃2006“”年初中國大陸發布 十一五 規劃,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包括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加快發展直接融資、健全金融調控機製和完善金融監管體制等四個方面。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包括銀行的股份製改革、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建立。加快發展直接融資。即發展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建立多層次市場體系,提升企業直接融資比重。此外發展期貨市場、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等。健全金融調控機製。包括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金融監管體製。建立金融風險識別、預警和控制體系,規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建立相應的存款保險、投資者保護和保險保障制度。二、管理層重要講話2007 年年初,中國大陸溫家寶總理在金融會議中提出,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所謂多層次資本市場,由交易所市場、場外市場、區域性市場、無形市場等多個層次構成,以滿足不同層次的直接融資需求以及不同偏好的投資者需求。包括三板市場、創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