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心得[1] 2011 年暑期大学生“三进三同”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为了响应胡书记“想实践学习,想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自己的实践才干。不断增强自己在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我自小居住在乡村小镇,父母为我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我深刻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所以对农村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7 月下旬,我们一行 3 人到 XX 县区双龙镇水田村开展了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输入乡村小户,感受农民朋友的生活历程。 水田村,穷县穷镇穷乡里的穷村。如今,这里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交通相当不便。这里的人们进一趟县城必须先走几十里的山路然后再辗转到小镇做汽车。村里产的烟叶、红薯、土豆、西瓜质量上乘却因为交通不便不能转换城利益,仅有少数人依靠人力搬运下山换取一点儿少的可怜的现金。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们更渴望发展,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找出一条致富之路。 初来乍到,农村的谧静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最原始的美丽。农家大婶、大叔热情淳朴,看到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的到来,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盛情款待我们。烟熏腊肉,腊猪蹄是我们这儿款带客人的最高规格,弄得我们心里着实愧疚。 这里的大多数人家都以养猪为主要经济来源,一年养个三四头肥猪,到了过年时自家杀一头,其余的就卖掉。本来现今毛猪的价格已上了 10 元每斤,可因为交通不便猪贩子便一压再压,把价格压到 7 元以下,本来一年辛辛苦苦喂几个猪就不容易,到头来还只是卖了几个少的可怜的辛苦钱。我们一同到田间打猪草,土豆、红苕藤、野菜是猪的主食,一次至少得弄 5大背篓,我压根儿就背不动,大婶腿一蹬,腰一挺就背起来了。而且那个背篓带子还是竹子编的,勒的肩膀红痛难忍。此时此第 1 页 共 3 页刻,我是打心眼儿里既佩服又心疼大婶。他们常年如此循环,不曾间歇、不曾抱怨。 7 月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大叔家的土豆又大淀粉又多,种了好几亩地,还是和玉米套种的。我们一人扛一把锄头到地里刨土豆,我们根本不会使用锄头,好端端的土豆被我们挖的遍体鳞伤,这样的土豆只能喂猪不能储存了,而且手上还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后来我们就负责装袋、搬运,好几十斤压在身上,终于知道了什么才叫辛苦。想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