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河电站位于个旧市蛮耗村红河支流绿水河上。是一个高水头 引水式电站。地下厂房内安装一台 1.25 万 kW 冲击式和三台 1.5 kW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地下厂房顶拱开挖跨度 14.1 米,厂房高度 25.5 米,长 73.1 米。顶拱有出风洞,发电机层有运输洞,下部有尾水洞和地面相通。电站于 1973 年建成,运行正常。绿水河位于个旧市和蒙自县境内,系红河北岸一级支流,全长 33.7km,在蛮耗附近汇入红河。流域内岩溶现象显著,水源区岩溶漏 斗十分发育, 雨水多经漏斗汇入岩溶通道后, 以泉水形式流出地表注 入河道。绿水河水电站系利用绿水河下游河段的 300 多米落差引水开 发的。绿水河电站为引水式开发,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556km2,多年 平均流量 20.22m3/s,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477m,死水位 469m;总库容26.51×104m3,有效库容 23.66×104m3,为日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 5.75×104kW 。 水工建筑物有: 首部枢纽、 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钢管、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等。 首部枢纽的建筑物有上坝、下 坝、泄洪隧洞、右岸侧槽溢洪道和进水口等。上坝的主要任务是将推 移质导入泄洪隧洞内,并使进入调节池(内库)的水流平稳,以利于 沉沙;上坝为溢流式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 13m,坝顶长 73m。下 坝主要任务是壅高水位,形成日调节池;下坝采用挡水闸,最大坝高 23m,坝顶长 60m;左岸设事故溢流堰,长 13.46m;右岸为钢筋混凝 土扶壁式非溢流坝, 上游采用混凝土斜墙防渗; 右岸侧槽溢洪道是首 轮定检后, 为解决校核洪水时泄洪能力不足, 并结合排污增设的泄洪建筑物,其侧堰全长 28m,为便于排漂,侧堰由高堰、低堰两部分组成。 拦河坝设有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渗流和应力等监测设施。 拦河坝下坝的河床冲积层厚大于 10m,基岩为云母片岩,风化层厚度 3m 左右。左岸基岩出露地面, 右岸有厚 20 余米的复盖层, 组成复杂, 有山麓堆积、坡积和冲积层等。各层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 质条件差异很大, 山麓堆积和冲积层为强透水层, 坡积层一般力学性质较差, 经首轮定检钻孔取样试验, 冲积层为含砂粉质粘土或粘质土砾等。平均容重 1.68t/m3,内摩擦角 26°,凝聚力 3 t/m2。 下坝址右岸有一滑坡,山坡坡度约 20°,复盖层最大厚度约 30m,上部 为山麓堆积,夹碎石壤土,下部为壤土,基岩为云母片岩。滑坡宽约 190m,长约 300m,高程自 560m 至 460m。据 32 年观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