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老母鸡的爱,不是艺术,也不是智慧,只不过是一种生物的本能。人,不同于动物,人是有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的社会性的人,所以,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爱绝不能像老母鸡,让孩子在生物本能的支配下成长。孩子的成长,应该体现出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教育的艺术性和智慧性。家长教育的艺术性和智慧性的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对孩子的奖励和惩罚当中。但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掌握这种艺术和智慧。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崇尚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这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但有些父母片面理解赏识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毫无原则地夸奖孩子。以为不给半点批评就是尊重和赏识,甚至在孩子犯一些错误时也一味姑息迁就。结果孩子受不得半点批评,到学校后,学校的老师也不敢再去批评惩罚孩子。为此,教育部还专门下发文件,强调批评学生是老师的权利和职责。而另一些家长却更多的使用惩罚,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相信“不打不成材”的理念,把惩罚等同于体罚,把体罚等同于大打出手。过分严厉的责骂和体罚,只会让孩子的错误演变为心理上的创伤,甚至还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一个被夸奖和奖励太多的孩子,慢慢的在他(她)的身上就会养成一些不良的品质,比如: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善于合作、耐挫性低,心理素质差、不懂得欣赏别人、嫉妒、埋怨身边的人等等。一个被批评和惩罚太多的孩子,在他(她)身上也会有一些不良的品质,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变得胆小、退缩、自卑、不合群、孤僻、自我毁灭;一类是变的攻击性强、破坏性强、撒谎、不信任任何人,并呈现出反社会倾向。所以,我们提倡对孩子既要奖励,又不要忽视了惩罚。这样才是合理的教育。为什么呢?(一)整个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的奖惩体系上的我们的社会是充满了奖励和惩罚的,奖励和惩罚无所不在。整个社会是建立在某种奖励惩罚的体系上的。作为成年人,我们每天工作,在周末或者月末,获得工资报酬、奖金;勋章颁给勇敢的士兵;奖杯颁给成功的人士。出现差错会遭到领导的批评、罚款、扣掉工资甚至降职、开除。违反了法律还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比如拘留、判刑等等。我们看,小到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都建立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这就是成人世界运转的方式。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除了父母,社会上不会有人一味地去赏识你的孩子,不会一味迁就你的孩子,相反,社会往往是充满一定的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