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1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 的规定。等级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秒)测距中误差(㎜)测 距 相对 中 误差测回数方 位 角闭 合 差(秒)导 线 全 长相 对 闭 合差1秒 级仪器2 秒级仪器6 秒级仪器三等14 3 1.8 20 1/150000 6 10 —3.6n≦ 1/55000 四等9 1.5 2.5 18 1/80000 4 6 — 4 5n≦ 1/35000 一级4 0.5 5 15 1/30000 —2 4 10n≦ 1/15000 二级2.4 0.25 8 15 1/14000 —1 3 16n≦ 1/10000 三级0.1 0.1 12 15 1/7000 —1 2 24n≦ 1/5000 注: 1 表中 n 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 倍。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 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 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13 ㎝。3.3.3 导线网中, 结点与结点、 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 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 倍。(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 格, 2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 格, 6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 格。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 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 秒, 2 秒级仪器不应大于 2 秒。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 秒, 2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实用文档2 15 秒, 6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 秒。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 秒, 2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 1 秒, 6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 秒。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 的规定。表 3.3.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光学测微器两次重 合 读 数 之 关(秒)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