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结构合理,专兼优势凸显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和专兼比例合理。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达40%,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硕士)达60%,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达40%,40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达60%。我们这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责任明确,优势互补,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首先,成立了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行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其次,专兼职教师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协作, 专业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 第三,专兼结合, 专任教师承担课程整体内容和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理论知识的组织,兼职教师完成项目的设计以及项目实施工艺的编制,共同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第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教学研讨会,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及技术问题,提升团队“双师”素质。第五,专兼结合,共同完成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开展技术研发。二、工作勇于创新,改革成效显著我们这支团队具有明确的建设思路,即,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核心, 以课程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 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专业建设方面, 探索构建了“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上,坚持“瞄准岗位设课程”,构建了“证书引领、项目带动”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 将行业企业培训、 社会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模式上, 坚持“瞄准能力搞教学”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项目教学法”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 着力建设教学、 生产、服务、科研“四位一体” 的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建成了金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 模具加工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本专业已成为我院的精品专业,建成1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 门校级精品课程,在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 个。近三年来,完成科研课题20 余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编写教材 15 部,市级优秀教师 4 名,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保持在 93%以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三、专业带头人强,团队富于朝气作为团队的带头人, 有长达 10 年的企业生产经历和10 年高职教育经历, 是工程师又是副教授, 具有较为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