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国内 DRGs 相关研究综述(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 ___________邮编 : ___________)【关键词】医疗费用;付费制度;医疗改革;DRGs 面对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 各国政府医疗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相关的医疗费用支付体系。目前, 国外研究和运用较成熟的是按诊断分类预定额付费制(DRGs-PPS),即疾病相关诊断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与预付费制度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相结合的产物。鉴于在医疗改革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 国内学者对 DRGs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笔者拟从以下方面对近10 年来国内的 DRGs相关研究作一回顾性综述。1 国外 DRGs的发展历程 DRGs 是疾病相关诊断分组的简称, 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们在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开始研究。 DRGs当时为医疗管理分组 , 目的是建立一个可以监测医院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资源使用的病例分组结构,用于医疗结果的分析比较, 尚未作为医疗支付的计算方法。 于 1981 年完成的第二代DRGs导入了依据疾病诊断与收费标准的支付方式, 采用了 ICD-9-CM分类编码 , 在第一代 DRGs基础上扩充了许多相关资料。这时,DRGs 作为美国老年医疗保险对医院医疗补偿的预付制的依据,DOC 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称为 DRGs-PPS,以克服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按床日及人次付费计算方法的弊端。从 1983年 10 月 1 日起,DRGs-PPS被美国 HCFA(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正式作为预付款制度的基础依据, 实行对医院费用的补偿[1] 。其后 ,1988 年美国公布了基于所有患者的AP-DRGs(包括儿科疾病 ),1990 年公布了修订后的APR-DRGs,2001年发布了国际改进版IR-DRGs[2] 。李氏等 [3] 指出,DRGs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 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患者在院的实际花费 ( 即按服务项目 ) 付账, 而是按照患者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条件所分入的疾病相关分组付账。在 DRGs-PPS付费方案下 ,为给定的 DRGs中的每一患者 , 对医院按固定价格给予补偿支付。 在这种补偿方式下 , 可以从经济上激励医院以低于固定价格的费用来提供医疗服务 , 这样可以保留固定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医院治疗患者的费用超过了该患者的DRGs价格 , 则医院将自身承担其相应的经济损失 [4] 。由于实行 DRGs确实能起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控制住院费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