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的新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国外早就被誉为“免养护路面” ,最近又纷纷被专家作为抗超载的有效武器而再次提到决策人的面前!那么在这方面国外有什么新技术值得我们借鉴呢?下面,笔者试图从六方面加以介绍:一、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这是美国加州交通厅从多年、 各种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在防止缩缝唧泥方面, 因为他们认为唧泥产生的原因是水不可避免的从缩缝渗入上基层,尤其是半刚性的上基层(如二灰碎石、白灰土)之后,这些上基层会变软,当有车驶过时,缩缝前那块面板先下沉,其下面的、被水泡软的基层材料会被挤压向相邻的、 缩缝后的那块面板下的也已被水泡软了的基层材料,这时前一块板下形成脱空, 后一块板下形成加密; 当又一排车轮压过时, 后一块板下的基层材料又会以比刚才被挤密时更快的速度流向脱空的前一块板下,因为那里没有阻力。如此周而复始, 最终形成前一块板下出现拥包,后一块板下反而出现脱空!随着时间的推移, 围越来越大。 再有车驶过, 必然产生断板这一严重的病害!由此他们对症下药, 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铺设泡不软的上基层――刚性基层――贫水泥混凝土,同时强调:1、其伸缩缝要与面层水泥混凝土的伸缩缝相错开30~50cm;2、其上必须洒一层液体石蜡,使其与面层形成“两皮”而能互相滑动,以免在面层形成反射裂缝。 总之,他们认为这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结构为:0.85` 25.9cm 水泥混凝土0.50` 15.2cm 贫水泥混凝土0.70` 21.3cm 3级级配碎石总计 62.4cm 厚 设计寿命 30 年近几年他们又将典型结构精简为:25cm 水泥混凝土15cm 贫水泥混凝土15cm 级配碎石在此顺便介绍一下他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0.15` 4.6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0.35` 10.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70` 21.3cm 贫水泥混凝土1.10` 33.5cm 3级级配碎石总计 70.1cm 厚 设计寿命 15 年对比他们的刚、柔两种路面典型结构起码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1、从两者的总厚度就可看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造价肯定比水泥混凝土高,且寿命反而短一倍。这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加州全部、美国50%以上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2、他们的典型结构并不拘泥于柔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走两个极端!而是实事、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注重实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准则,即有柔性部分――级配碎石, 甚至还有刚性部分――贫水泥混凝土,比我们的半刚性“强基”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