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方案一、工程概况住宅楼(自编号A1、A2、A3及其地下室)、垃圾收集站项目位于广东省花都区新华街马鞍山公园前,地处田美路与风凰路交汇、马鞍山东南面山脚。工程拟建三幢20~23 层住宅楼,局部设 1 层配套设施,设 1 层地下室,规划总用地10266.2 m2,建筑总面积 37143m2,地下室面积 7409m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田美路西侧、风凰路北侧,交通较为方便,场地南边为锦尚蓬莱小区,北边为莲塘村,西面为马鞍山山岭,区域地貌属低山残丘及山前冲积地貌,本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冲积地貌。本次基坑坑底开挖周长415m,开挖面积约 8321 m2,基坑开挖深度 4.20 ~4.60m。二、设计施工图叙述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确定为三级。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周边建筑和管线布置,基坑在设置封闭止水帷幕后,整体上采用钢筋锚杆支护、局部采用放坡+钢筋锚杆支护方案,填土层或砂层成孔困难时可以用Φ 48* 3.5 击入式钢花管代替钢筋锚杆。基坑底边线按离开地下室轮廓线 1.50m 确定, JA 段坡率为 1:1。坡顶和坡底均设置300×300 砖砌排水沟,基坑底部设集水井,基坑顶部设置沉淀池,坑底拐角处及中点每40m 设置一个集水井,共设7 个集水井,坑顶周边设置2 个沉淀池,具体数量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所有排水排入市政网之前进行三级沉淀。土方开挖时视地下水情况,在场地内挖临时降水坑,在开挖的同时进行抽水明排。沿坡顶设置Ф 48钢管安全护栏,高度1.20m。三、场地地层岩性特征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土层及残积土层,下伏基岩为石炭系炭质页岩、粉砂岩、灰岩,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Qml,层号为①)(1)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灰褐色、黄褐色,由碎石、块石及粘性土等组成,结构较松散,稍压实。本次勘察施工的29个钻孔均有揭露,顶面标高8.22 ~9.99m,层厚 0.50 ~1 3.00m,平均层厚 1.52m。2、冲积土层( Qal ,层号为②)场地内冲积土层按土性不同从上而下可分粉质粘土、粉砂、粗砂及粉质粘土等四个亚层,现分述如下:②1粉质粘土:黄色、红褐色、灰白色,可塑状,粘性较好,刀切面光滑,局部含少量粉砂。该层分布较稳定,除 ZK21、ZK29孔外的 27个钻孔均有揭露,顶面标高 3.72 ~8.70m,顶面埋深0.50 ~4.50m,层厚 0.90 ~9.20m,平均层厚 4.53m。本层取土样 22个,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C、Φ 取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