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的定义:自然经济的综合体。2 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比较(1)土地资源第一,土地资源是将土地作为自然要素来看待;第二,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第三,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所以,土地自然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土地。(2)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它是实物和权力的集合体。3 土地的功能负载功能养育功能、仓储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功能4 土地的基本特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5 当前面临的基本问题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尖锐土地规划滞后、法制不健全土地利用不科学土地利用缺乏科学指导轻视乃至忽视土地利用的经济原则宏观调控与市场不适应6 土地管理的指导思想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1.保有一定数量,且结构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的各类土地资源;2.土地资源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不断提高;3.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4.降低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风险;5.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够被社会接受,体现公平和效益。7 土地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坚持三效益统一的原则、坚持依法、统一、科学管理土地利用的原则8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站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9 土地管理主体是国家,国家委派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全国土地;10 土地管理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11 土地管理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站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12 土地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管理土地;13 土地管理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制约。14 奴隶社会全国的土地归国君所有,采用“贡、彻、助”和“井田制”。15 公元前 685 年,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推行“相地而衰征”制度,即按土地的好坏,一律征税,以增加国家收入。16 土地伦理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公共利益最大化、 公平分配原则、 危害预防、 土地使用权利、 环境义务、 对后代的义务、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选择、风险规避、与周边社区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