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基于美国交通部数据的航空运输延误分析预测模型关菁菁尚蕊蒋安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100872)摘要 :本文基于美国交通部的公开数据建立了航空运输延误分析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我们针对飞行延误情况进行研究。在建模之前给出了所有要用到的定义概念,为建模提供了测度基础。 随后,本文利用所得数据充分描述了航空运输业的概况,包括航线分布、航程分布、延误时长、系统预定飞行设定等。在对数据集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我们针对月飞行延误率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这个时间序列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我们确信模型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文章的最后, 我们就本次建模进行了总结, 并基于模型的分析预测情况阐述了对于航空运输延误问题的一些启示。2 / 15 一、背景(一)研究背景空中交通管理影响到飞行的安全和效率,已经成为当代一个重要问题。航空活动在二十世纪30 年代之前,由于飞机只能在白天天气允许的情况下飞行最多几千米,当时只需由管制员用红旗和绿旗来控制飞机起降,人们关心飞行的安全多于飞机是否按时到达。 1934 至 1945 年间,机身和机场都装备了无线电通信和导航设备。 二次世界大战给航空技术带来了飞跃性进步,雷达的应用和仪表着陆系统( ILS)。二十世纪 80 年代后,计算机、空管地面设施和卫星系统被广泛应用到空中交通管理。 这些都为空中及地上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便捷,也正是由于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航空运输量日益增大,除了航空运输安全问题外,航空运输延误也成为了今日的重要课题。我们研究的航班延误问题实际上是空中交通管理成效的一个反映。乘客希望得到最便捷和最安全的航程。 航空公司希望每一飞行架次都可以安全、高效和成本最优。在空中交通管理中, 地面等待策略也被广泛采用。因为从成本和飞行安全等方面来考虑, 地面等待总比空中等待更安全、经济一些, 所以地面等待策略实质上是将昂贵的空中等待转化为地面等待,以达缩减费用的目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起飞前的延误比降落的延误好。事实上,我们总是希望每一飞行架次均可按时完成飞行任务, 所有的资源都得到优化配置。因此,为了了解目前民用航空的延误情况, 我们将基于得到的数据建立一个关于航班延误时间序列模型。众所周知,统计其实是随机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我们希望可以在这些飞行数据中找到一些规律, 并将之用于预测。 由于统计具有随机性, 所以我们得到的预测并不总是准确的。但一般说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