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崔娟电话学科语文年级高二邮件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声声慢》一、教材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 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本节课就从诵读入手, 以意象为鉴赏对象,分析诗的意象美、 画面美、 意境美, 进而探究词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学会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诗歌,但很多学生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并不能体会其中的美,更无法做到准确的鉴赏。而一说到鉴赏, 很多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潜意识里封闭了鉴赏的积极性,形成越害怕越读不懂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诵读量少,不能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二是找不到读懂诗歌的切入点,对解读诗歌的关键词不甚明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做到“书读百遍” ,那么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如何读懂诗歌入手,让学生学会读懂诗歌的方法,而掌握诗歌意象则是读懂诗歌的有效途径。三、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当堂有感情地诵读全词。2、通过品读意象、词句,学生能用准确地语言评价词人复杂而痛苦的内心世界。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 字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微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1. 搜集作者的生平、词作等资料,走进作者,学会知人论世。2. 自读《 声声慢 》,以批注法进行批注,初步理解诗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创作插图。3. 利用QQ群交流自己的搜集、阅读成果。技术手段:互联网,PPT ,QQ群, 微课《批注读书法》。阶段二:课中展示成果,整体感知1.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简介作者。2.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