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夯实法治基石学 科:道德与法治执教教师:唐 良 和执教班级: 901、902、903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的法治生活和法治建设;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意识、依法律己意识;认识法治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法治权威。能力目标:提高和增强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法治的含义、要求、作用及意义,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蓝图。教学重点选择法治道路。教学难点描绘法治蓝图。教学方法讲授法、列举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教师点拨:漫画一和漫画二共同说明了法律和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实行法治既需要实行良法之治,也需要实行善治。我们要夯实法治之基,凝聚法治共识,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学习新课( 一) 选择法治道路活动一:名言赏析【多媒体呈现】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问题:(1) 以上材料共同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2) 你认为什么是法治?法治有什么重要作用?要求: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教师小结:法治能够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治对实现强国富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呈现】1、法治的含义2、法治的作用活动二: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截至2017 年 12 月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本届人大常委会共完成立法规划中的 62 件立法项目,包括已通过的50 件以及正在审议的12件。材料二:“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治本身不仅是规则之治,而且必须是良法之治。“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