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1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2010年 9 月 1 日教学内容( 章节、课文 ) 奇妙的物理现象共几课时1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 兼教顾知学识、目智能标、情意1. 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 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在认知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 : 通过展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去尝试、体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难点: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开放性发展教学资源金属球、细线、铁架台、乒乓球、漏斗、电吹风、电动机与发电机模型等预习作业在认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完成学程导航《互动课堂》P1“课前预习”作业.教学过程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发现—物理学之美系列实验 1 ①在横梁下边用细线a 拴一质量较大的金属球,金属球的下面用同样的细线b 系一小木棒,如图所示,当用手猛拉小木棒时,会被拉断的细线是()②当用手慢拉小木棒时,会被拉断的细线是()师:实验中常常会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从而为我们创造了发现问题的机会,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物理”一词源于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系列问题 1:①从树上掉下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②棒冰冒出的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飘?③打雷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④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⑤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因特网为什么能传递各种信息⋯⋯师:我们心头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自然科学,可 以 先 让 学 生猜 哪 一 根 细 线 先断,如果学生猜a先断,教师猛拉;如果学生猜b 先断,教师慢拉学生的讨论,往往意见不一。 教师无需做出解释,保留认知冲突。图 1 百度文库2 图 3 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介绍伽利略)伽利略的墓志铭:他失明了,因为在自然界中已经没有剩下什么他没有看见。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伽利略:他用两个铁球告诉人们:什么是“科学”。自伽利略始, “实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