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宝文 - 工会在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中大有作为2 工会在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中大有作为东海大厦工会姬宝文、夏丹步入 21 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依靠创新谋求发展的时代。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潮流、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远大目标,这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所谓创新,就是对旧体制、旧观念、旧模式进行改革性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全力推进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之举。除了经济模式的创新,我党、我国在政治生活、社会管理、科技发展等各个层面都在全力推进创新发展。国家、社会的创新发展,有赖于每个公民、每个社会组织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和创新结果。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和社会构成细胞,必须承担并积极推进管理、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创新,这既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更是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就必须依赖企业的主体即企业内的职工群众,企业的职工群众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最广泛的调动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否更好的实现创新的最关键所在。企业工会,作为企业职工的群众组织,是企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也是企业职工群众的“大学校”、并承担企业与职工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工会组织在提升企业职工群众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群众优势,并能大有作为。3 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的东海大厦工会组织在提高职工创新能力方面的实践,从培养职工创新意识、营造企业创新氛围、提升创新能力和建立创新机制等方面,就工会组织在提升职工创新能力的话题予以初步探讨。一、 着力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意识引导思维、思维指导实践。但是,基于思维惯性以及人类固有的惰性使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职工会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完成每天的岗位工作。因此,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广大职工往往会存在这样的模糊思想:认为现在的工作方法没有问题,不需要创新;或认为创新是别人的或技术岗位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或者是自觉自己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搞创新,只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