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记忆的分子基础第八章学习与记忆的分子基础大脑的学习记忆部位主要是大脑皮质联合区、海马及临近结构、丘脑、下丘脑等脑区,记忆的主要单位是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第一节 学习记忆中 LTP发生的精微区域在学习记忆信息加工储存过程中,来自不同感受器的信息,通过各自的信息通道存储在脑的不同部位,从而形成不同的记忆形式,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瞬时记忆是在感觉信息从感受器到达相应脑皮质区之间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把刺激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到达大脑皮质后,如果继续活动,就会转化成工作记忆,记录在相应脑区;如果需要继续加工,则通过该区的皮质向额叶传递,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运动效应,经过额叶加工后,还可以进一步输出运动信息或者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形成长时记忆。要产生长时记忆,则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的作用是很关键的。边缘系统包括海马 (hippocampus ,在颞叶 ) 、杏仁核 (Amygdala , 在颞叶 ) 和边缘皮质(limbic cortex,和脑干结合 ) 。1.1 海马区域在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中,海马结构的作用显得特别突出,尤其在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就是通过对海马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才发现了 LTP现象的。海马的不同区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海马CA3区可能与长时记忆有关, CAl区可能与分辨学习有关。其信息途径:齿状回是海马的传入门户,主要有颗粒细胞;它接受内嗅区的传入纤维,发出苔醉纤维(图中是苔状纤维)到CA3区,其轴突又组成了海马的传出纤维与 CAI区锥体细胞形成突触, CAI区发出的纤维又回到内嗅区,形成一个连续的四级神经元突触联系环路,又叫三突触回路,它与长时记忆功能及LTP的形成有关。在海马结构的三突触回路中,Glu是主要的神经递质, Glu在海马内主要有 2种受体,即 NMDA和非 NMDA,而Glu与它们的相互作用,正是LTP形成并保持的分子机制。1.2 松仁核褪黑素( melatonin,MLT )是杏仁核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激素,褪黑素对持续光照或药物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褪黑素可缩短大鼠嗅觉群体记忆的识别时间,据此认为褪黑素对学习记忆有增强作用。杏仁核源性褪黑素具有提高大鼠在 Morris 水迷宫的 学习 记忆能力。去杏仁核使体内褪黑素减少,可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及SVZ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出现相似的明显下降趋势,褪黑素替代治疗后可使上述指标出现相似的明显升高趋势并接近正常水平。提示褪黑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