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复习点考试题型:单选、名词解释、判断、简答、设计、论述小知识点:1、斯巴达—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还有骑马、游泳、作战游戏与击剑等。2、雅典 ——体育教育内容除“ (斯巴达)五项竞技”而外,还有走、跑、跳、游泳、舞蹈、骑马、驾车等内容。并注重文法、修辞和哲学的学习。3、奴隶社会时期(夏、商、西周)——学校体育萌芽。4、唐朝——学校体育得到一定的复兴(实行武举制,选体育人才)。5、洋务运动——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清政府于1903 年)——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均开设“体操科”,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我国学校教育没有体育运动的历史。学校体育思想受日本“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影响。内容为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7、《课程纲要草案》的颁布(北洋政府于1923 年)——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学校体育思想受“自然体育思想”影响。教学内容为近代项目。学校体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德国近代学校体育之父古茨穆茨——体操体系的八项运动(跑、跳跃、投掷、角力、悬垂、平衡、游戏性运动、有秩序的运动) 。9、体育课程的编制包括三个阶段:设计、实施和评价阶段。10、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检查和评价阶段名词解释:1、体能—— 是指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包括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2、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3、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健康 )—— 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4、学校体育功能 ----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5、国家课程 ——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专门组织编制和审定的统一课程,体现国家得意志,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6、校本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得前提下,有本校或校级之间得体育教师通过对本校学省得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得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得办学思想而编制实施和评价构成得课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为宗旨。7、地方课程 ——是在国家规定得各个教育阶段得课程计划内有省一级得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得教育部门依据当地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开发得课程,反映了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得需要。8、体育课程资源 ----- 是指有利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