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展览心得体会 观科普展览有感 XX 县区左所小学 (六)3 班郑羽薇 指导教师:赵琼春 观科普展览有感 这个星期四,学校组织我们 五、六年级同学去参观设在档案馆里的科技展览,我很高兴,因为里面有神奇的科普展览。 一下车,我便看到展厅的大门上挂有一块布标,上面写着。“2014 年 XX 市及 XX 县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暨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云南玉溪澄江站开馆启动仪式”这两行大字。我很好奇,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 我们快步走到展厅里,这个展厅里分别是声光体验区,我最感兴趣的是光纤传输:桌子上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条玻璃棒,其中一端是发射激光的固定点,另一端可以移动,移动时激光在玻璃棒内的传导路径会发生改变,形成反射等;第二部分是一个封闭的倒梯形,里面左边是一个变光筒,右边是一个转纽,转纽控制着一个图板,可选择图形,在变光筒的照射下,能透过一个圆形面连接的上面的圆形图面,两个形成反射状态。光纤传输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线以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介质,且入射角质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还可以使光线在光纤中近乎于无损失的远距离传输。光纤通讯以光作为载体来传播信息,多根光纤组成的点阵可以用来传播图像。 声光体验②是声驻波。桌子上有一个旋组,调节旋组的声频,声频越大,封闭管中扬声器振动的频幅越多,小颗粒便会被震得竖起来,像跳舞一样。这是因为当调节声源频率时,会发现在不同频率下管中颗粒振动的高度和位置会发生变化,管子的左端是一个扬声器,另一端封闭,扬声器发出的入射声波在管内另一端发生反射而形成反射波,在特定频率下入射波和反射波互相叠加形成驻波,振幅最大的点称为波腹,振幅最小第 1 页 共 8 页的点称为波节。当震动频率发生变化时,波幅波节的位置和振动幅度随之改变,形成看似小颗粒跳舞的现象。另外,驻波在声学、光学和无线电波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用途,可以用来测定波长或确定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听到他们说一楼的球幕电影快要开播 3d 电影了,我们急忙下去看了看,这里一个半球体,大家有秩序地向半球体的“大肚子”里钻云,找到合适的位置,一个个躺了一会。只听解说员一边讲解,“大肚子”上空边出现电影。它主要是说一只小海龟以秃鹫手里逃了出来,落到了美丽的大海,在大海里,小海龟遇到了鲨鱼、海豚、蝠鲼(魔鬼鱼),抹香鲸等动物。它从鲨鱼的虎口里逃脱的那一段是我觉得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