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训练安全保障情况调研报告教育部机械课程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金工课指组执笔:四川大学罗阳,清华大学傅水根,山东大学孙康宁,江汉大学童幸生2008 年 3 月摘要: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金工课程指导组(简称金工课指组)的工作安排,从 2007 年 5 月起,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样本 33 份。调查内容涉及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安全保障体系现状、安全教育体系现状、安全保护装置使用情况,以及对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显示各高校高度重视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有比较完善的安全教育机制,但也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关键词:安全保障体系,工程训练,金工课程。一、有关背景近年来,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经历了较大的改进和拓展,已经超出了传统金工实习的形式和内容。工程训练的实习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更加强调研究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向着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全开放中心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工程训练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作为教学实训基地的工程训练中心,安全问题有着不同于普通工厂的特殊性。其发生事故的类型及产生事故的原因都有其特殊性,而事故造成的后果以及事故的应急处理也有其复杂性。一旦发生事故,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对学生、教师,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为承担工程训练课程的实习实训基地,各学校的名称略有差异,本报告统称为“工程训练中心” )、甚至学校的负面影响都是特别明显的。因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显得特别重要。探索建立健全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是本届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基础课程分委员会(简称金工课指组)的重要工作。根据金工课指组的工作部署,针对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际情况,从 2007 年 5 月起,金工课指组对全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内容包括:安全保障体系现状、安全教育体系现状、安全保护装置使用情况,以及对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二、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全面了解普通高校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安全保障体系对金工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意义,探索建设健全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关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