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在身边》有感 信手翻开《好教师在身边》,曹瑾、赵世术、郑持红、刘晓华、陈文林……一个个响亮名字映入我的眼帘,他们那感人的事迹,那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心灵为之触动,令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曹瑾,XX 县区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她用自己二十三岁的短暂生命,为 27 名农村留守儿童塑造了一个最美的乡村女教师形象,为千千万万农村孩子描绘了一幅满山红叶似彩霞的画卷。 回想自己,我不禁有些汗颜,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经常感叹个人力量的微弱,抱怨生活的不如意,甚至滋生过弃教跳槽的念头。而曹瑾老师,一名 88 年出生的年轻人,居然放弃了在重庆主城工作的好机会,毅然回到 XX 县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从教,靠的是自己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她的身上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赵世术,他在长达 12 年的时间里,他靠妻子背上讲台。手指严重变形不能弯曲,上课无法板书,他就用橡皮筋把粉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手痛得不能拿书,就把书搂在怀里讲课。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常埋怨老师工作艰辛而繁重,感慨老师是蜡烛虽照亮了别人,但也燃烧了自己,感慨老师是春蚕,吐尽了丝的时候就是生命的终结,在工作中埋怨,在埋怨中工作。当读到赵世术老师事迹时,我的眼睛滋润了,为赵老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执着感动了。他像一支蜡烛,加速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只为让山里的孩子学到知识。 王洪春,教他们读书、识字、算算数、唱歌,和他们一起打球、游戏,教他们学会健康干净地生活,她给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的光明和师爱的温暖。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乐教,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坚持。而我们不是有许多老师常常埋怨工作环境不好,说所在的学校偏僻而闭塞,想方设法地调动吗。而她——王洪春,一个纤弱的女子却独自一人默默无闻地撑起一所学校,她考虑的只是那二十几个学生会不会失学。难道我们的心灵没有一点点触动吗。 第 1 页 共 8 页 她们是孩子们头上那一片蓝蓝的天,就是他们心里那一轮是暖融融的太阳。 身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我们要有“一心教书,全力育人”的红烛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岗位,甘守清贫,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