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主心骨》读后感 第一点,关于民族“富”与“强”和社会主流意识的思考。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社会状况,我没什么太深刻的记忆,而作者谈到的“富”和“强”是两个概念,支撑一个民族和一个人能够健康有力地发展下去,第一位的永远不是物质。说到这一点,我想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日本,日本人的谨慎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深怕影响到其他人。如果一个人感冒了,他在上地铁的时候会主动戴上口罩,在公交车上会自主关掉手机铃声,在日本的街道上没有垃圾桶,但是绝不会有人在地上乱扔东西。这是一种人影响人,人影响社会,社会反作用于人的结果,是一个民族积淀的结果。第二个是朝鲜,在我们的印象里,朝鲜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但是实际上,在上届世界杯上,朝鲜足球队的表现给全世界一个惊讶,他表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球队,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可能他很贫穷,但是却绝不落后。我想,这就是精神力量的体现,有了这种力量,无往而不利,这是一种创造的精神,一种个人的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我认为富和强并不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哲学上我们学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我们现在观察的欧洲,是一个发展了的欧洲,是一个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经济发展后,物质生活大幅度发展的欧洲,而在中世纪的欧洲,那个骑士精神被尊崇和奉行的年代,个人的生活和表现并没有那么文明,甚至在饭桌上吐痰都是习以为常的。 因此,我认为,物质生活的发展并不是决定精神文明的决定因素,但是在经历一个阶段后,势必会产生影响。我和延明在聊天的时候就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仅举例的是国内部分大城市与绥化的区别,当大街上没有人吐痰,都养成了不随意乱扔垃圾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实际上,这也就是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一个物质影响人的过程。 社会的存在,就是人和人,一个人影响一个人,两个人,直至一群人。而对于我们现在的工作,我想我们会影响到更多第 1 页 共 22 页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责任感,更高的表现意识,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关于社会主流意识,我认为是社会发展反作用于人的一种体现,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坏消息,很多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对社会的不满、对生活的不满,才导致了心理上的变化。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减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作出的具体调整。 “什么是真正的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