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伊丽莎白 2:黄金时代》有感 伊丽莎白和她的黄金时代 ——观《伊丽莎白 2:黄金时代》有感 文:郁文斌(student) 评:郭火火(teacher)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底涌起一股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崇敬之情。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 1585 年,已经 52 岁的伊丽莎白一世仍然单身未嫁,但她的政治手腕已经非常成熟,处理国家大事比年轻时更加得心应手,她虽为新教徒,但她思想较为开明,允许民众信仰天主教,可她却受到了玛丽一世(伊丽莎白同父异母的姐姐)的种种对抗,甚至派人暗杀她。后来劲敌西班牙来了,她亲自冲锋陷阵,带领士兵们捍卫自己的国家和子民们,在她的带领下,英格兰和苏格兰步入了黄金时代。 (评。人到中年的伊丽莎白一世褪去青涩,政治手腕娴熟,面对政治劲敌、宗教问题、国家战争,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关于伊丽莎白登基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看 98 年的第一部《伊丽莎白》,同样有凯特布兰切特主演。) 伊丽莎白一世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我观看,而且我沉默。她喜欢投资于昂贵的珠宝的衣服,华美的衣服凸显了的她的高贵和美丽。"光彩夺目的四轮马车闪着金光,扬起了一片尘埃。里面的她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衣,珠宝垂在她的颈上,装饰在她美丽的金发上,她……仿佛就是画笔下的一尊庄严女神。"这是加罗利·埃里克森对她的描述。在我看来在她的一生中,褪下华服的庄严形象后,她的内心柔软与坚强永远并存。 (评。从伊丽莎白一世的人生信条中不难看出她的谨慎性格,因她一举一动都牵涉国家。她也有女性爱美的天性,似乎向我们揭开了女政治家这一身份下的人性柔软部分。) 她的柔软在于。她一生未嫁,有时她的内心特别希望能被爱。关于这点,不妨借鉴《英国通史》里的评价。"时代的辉煌伴随着个人的辉煌,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君主之一,她的时代也跻身于英国最辉煌的时代之列,但公众第 1 页 共 3 页生活的辉煌却以个人生活的黯淡为代价、伊丽莎白一世终生不嫁,其中的原因,就是只有她终身不嫁,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从而保证都铎王朝的繁荣昌盛。" (评。呼应上段伊丽莎白辉煌的公众生活,揭示出这是牺牲黯然的个人生活为代价。国家-个人维度的取舍既有令人惋惜之处,更不乏令人敬佩之处。) 当大臣们劝她在邻国的王子中挑选合适的人来作为丈夫时,她拒绝了,因为与外国联姻会让英国无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因此她被后人著称为"thevirginqueen"("童贞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