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文艺部部长竞选演讲稿汇编文艺座谈会讲话今日正好是 5 月 23 号,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做总结的那天。那个座谈会开了 3 个礼拜,不到 1 个月。5 月 2 号做的开场白,5 月 23 号做了这个总结。我刚才打车来的路上,拿着这个“讲话”在那读,司机一看很奇怪。多少年没看有人拿毛选了。我上次来讲也拿了这本。我拿着这个讲话,一边温习找找这个感觉。“讲话”的内容,我们中文系的都比较熟,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讲话”的基本内容,但是那时候说实在的没怎么往心里去,因为觉得他讲的特别简单明了,大道至简,我们没有去想这个大道,总往简的方面去想,觉得这个很朴实的道理没什么可琢磨的。到 80 年代的时候,我们很轻易的把它给抛弃了。80 年代我们一上大学,就去学高深的文艺理论,主要是西方的,一进大学就读克罗齐,从《拉奥孔》开始一路读下来。我现在觉得很多人是歧路亡羊,在小道上奔跑,奔跑奔跑就忘了这个大道。到了 90年代,万流归海。发现老毛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说一千道一万,他又总结回来,由于他是面对那些人,对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来讲啊,他们不可能实行那种学术研讨会的方式。他这个“讲话”本身就是简洁明了的。我们不能说这个“讲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可以探讨很多细节,他讲的比较简单,但是这个大问题,我觉得是有一个当下针对性的。我也不断地反思这个大问题。一个就是立场问题,就是重提我们今日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他讲的是文艺,我想可以扩大到文化工作。我们做的整个文化工作,包括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毛强调四种人。工农兵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没有忘记知识分子,没有忘记市民。我们今日这个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今日第 1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个环境有什么变化?今日我们的文化工作,总体上不是为工农兵的,已经明显发生了偏差。所以我,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努力地调试,调整。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底层的劳动者。我也的确有一部分的工农兵读者,的确有。最近有一个北大保安,叫做张进京,他天天看我的博客。他现在开始读书,读正经书。解放军的基层官兵,我也接触一些,他们读我的一些书。但是我反思,总体上仍然未能改变我的小资产阶级立场。我还是过着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基本倾向和情趣还是这样的。但是我同意向讲话所指出的方向,不断地靠拢。在这个讲话里边,毛泽东也说过了,他自己也有个转变过程,别人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