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的计量认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计量认证工作的体会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树森XX省卫生系统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计量认证工作起步较晚。自2003年开始,根据卫生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卫生行业计量认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XX省卫生厅和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两次发文,就我省卫生系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认证工作提出要求并进行了部署。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省各级疾控中心进行了多次宣贯和技术培训,使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有10余个市级XX县区区级疾控中心按新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通过了计量认证,多数疾控中心正在积极准备,力争在两年内使省内各级疾控中心完成认证工作。近两年我从事实验室认证认可管理工作,有幸配合技监部门参与疾控机构计量认证工作进程,就有关工作体会很多。一、计量认证法规要求和疾控机构的观念转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由原卫生防疫站组建,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测检验。长期以来,认为疾控中心是依照疾病控制和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检验工作,不需进行计量认证,因此,在计量法实施的头十年,疾控机构少有开展计量认证,即使搞了计量认证。其后也未连续复审,在四川没有一家疾控机构依法认证。但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经过近20年贯彻实施,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逐步完善,实验室认证被社会广泛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颁布,更进一步推动了计量认证工作。众多的疾控机构已认识到实验室开展认证认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实验室增强依法通过认证认可的法律意识,对我国检测市场实行准入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深。同时,2001年实施的新评审准则从技术考核方面引第1页共5页入了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或规范,评审程序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合格评定体系,使实验室认识到通过计量认证可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使通过计量认证变为实验室主动和自觉行为。因此,各级疾控中心在近几年都在积极准备,按评审准则要求完善软件规定和硬件条件,准备申报和通过计量认证。二、建立质量体系,规范实验室管理疾控机构是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与监测、卫生监测检验、健康教育与促进、卫生技术指导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事业单位。作为疾病防控、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评价的技术支撑,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大量的监测检验数据和决策决定依据,承担大量的指令性检测工作任务。因此,具有职责和内设部门众多,涉及学科众多,实验室检测产品类型和项目众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规范化管理和质量体系建立难度较大。在实施计量认证过程中,我们坚持对全省疾控机构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与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现场指导与示范实验室经验介绍相结合。2003年至今,在省技监部门主导、支持下,全省疾控系统共培训合格省级计量认证评审员47名,内审员数百名。每个市级疾控中心有一个以上评审员,通过和准备认证的疾控中心有2个以上的内审员。同时,省疾控中心组织开展疾控机构计量认证技术培训和中心主任宣贯培训班三次共200余人次,使准备和评审通过的疾控中心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要求。达到了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一)质量体系建立的主要法规和标准疾控机构开展计量认证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通用要求部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对于有条件的疾控中心鼓励按实验室认可的相关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即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国第2页共5页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颁布的cnal/ac01《检测和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