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工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我国化工行业,由于明火管理不善和禁烟制度不严而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是经常发生的,造成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都颇为严重,俗话说:“水火无情”,化工企业的“火”,更无情,因火灾,爆炸造成的损失,比任何其它行业都大,故加强管理,严格禁烟制度对化工企业来说,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为了加深对这一条禁令的理解看一下事故教训的例子。 例:2000 年 12 月 8 日 10 时许,某市石油化工厂原矿车间一运输工在车间一人偷偷点着烟后,随手将火柴杆扔掉,由于火柴杆恰好落到带有油污的破布上,引起火灾,致使整个原矿车间的操作室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万元。 如何加强明火管理呢? 大家都知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质;(2)要有助燃物质;(3)要有引火源,在化工企业里,前两个条件在多数场合下总是同时存在,无法避免,火源则是引起可燃物燃烧的主要灾源,因此,控制明火,消灭致灾源是防火、防爆的关键。 在化工企业中有哪些火源呢? 按火源的性质,有四类八种。第一类火源是机械性火源;①撞击,磨擦火源;②压缩热(如气体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高热);第二类火源是热火源。③高温物体(一般地讲,≥100℃就算作高温物体);④热射线(如阳光,钢水的热射线);第三类火源是电火源 ,⑤电器火花;⑥静电火花。第四类火源是化学火源,⑦明火;⑧自然火源。 按火源的用途有:①工艺加热用火;②维修用火;③其它火源。 怎样加强明火管理呢? 第一,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都必须十分重视防火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二,了解本单位的致灾火源在哪里,并联系实际,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 第三,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第四,学习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不论什么时间,把未成年的人(特别是小孩)带入生产区都是不允许的。 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存在的隐患可以归纳三大处: 1、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后,使其家长和周围的生产操作人员,分散注意力,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 2、未成年人有好动和好奇心强等共同特点,进入生产区后,势必到处乱跑,各处玩耍,并用手去触、摸、弄这样就极易被运转的设备挤、压、轧、撞和砸伤。同时,还可能发生触电和被高温、酸碱等灼烧事故。 3、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大气和环境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粉尘,毒气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