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维修及保养方法最佳答案[叁]毛头过大 (1)刀口磨耗:重新研磨 (2)间隙过大:侧面大部分为擦光带,亮度较低,减小间隙。 (3)间隙太小:二次剪切面加大间隙。<;br />(4)对合切痕:改变接合à 度或作段差或减小间隙。 (5)过於尖 à:制品 à 度小於 75 度改变工程或间隙。 (6)材料过硬:更换材料或加大间隙。 (7)模具崩 à:重新研磨。 (8)模贝不正:局部产生毛头或括伤。重新校正或修改模具。 [四]咬模 (1)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调整组合间隙。<;br />(2)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 à 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 (3)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 ì,或受外力撞击变形。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 (4)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 ì 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 à 度变异。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5)冲模干涉:冲或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后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 ì,架模不正。 (6)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 ì,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 lt 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 [五]尺寸变异 (1)刀口磨耗:毛头太大或尺寸变大(切外形);变小(冲孔);平面度不好。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 (2)没有引导:引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或引导销径不 ì,无法矫正引导。定位块磨损,送距过长。 (3)冲模太短:弯 à 度变大,倒 à 不 ì,成形不完全。 (4)逃孔不 ì:受挤压或括伤或变形。清理逃孔或加大逃孔和深度。 (5)顶出不 ì:送料不顺、料条弯曲、脱料不佳、上模拉料、加长顶出。 (6)顶出不当: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销数量;销磨短配合。 (7)导料不佳:导料板长度不 ì 或导料间隙太大,或模和放料机偏斜或模与送料机距太长。 (8 下料变形:部份弯曲件不能容许料重叠,须每次落下,或碟形应变可用压力垫或剪斜 à 克服。 (9)弯曲变形:上弯弯处挤料;近接孔受拉力变形,受力不均弯 à 倾斜冲头不够长。 (10)冲剪变形: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偏心不对称。 (11)撞击变形:制品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变形。 (12)浮屑挤压:废料上浮或细屑留在模面或异物等挤压变异。 (13)材料不当:料宽或板厚,材质或材料硬度不适当,也会产生不良。 (14)设计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