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渐趋细分化2009-11-24 清科集团投资银行部 施国敏 [ 大 中 小 ] 当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中心之后,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也水涨船高,这一领域的创业投资正朝着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行。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也再次引起业内关注。尤其当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中心之后,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也水涨船高,这一领域的创业投资正朝着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行。 进入 2009 年,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全球医药行业并购却又风起云涌。1 月 26 日,辉瑞(Pfizer Inc)就传出将以680 亿美元巨资并购惠氏(Wyeth)的消息,该项交易最终于10 月 16 日宣布正式完成。3 月 12 日,罗氏(Roche)与基因泰克(Genentech)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宣布,双方已达成并购协议,罗氏以每股 95 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基因泰克 44%的剩余股份(此前罗氏已持有其 56%的股份)。此后,两家公司合并将诞生美国市值第 7 大的医药公司,每年产生 170 亿美元的营运收入。 而国内市场,2009 年 1 月,凯鹏华盈(KPCB China)等几家投资机构对凯瑞生化公司进行了总额为 1300 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随后,泰格医药与启明创投则联合对专业从事临床研究数据统计的美斯达进行了投资(资金未披露)。2009 年 5 月,凯鹏华盈再次发力,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南京金思特公司(已改名金斯瑞)投资了 1500 万美元。接连的投资事件,足以体现生物医药行业潜在的成长性,其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基因药物的高科技公司更是获得了风险投资家们的青睐。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 年上半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包括医疗服务)获得各类投资机构总额超过 1.3 亿美元的投资,约占同期中国所有投资总额中的 20%,其中不乏如南京金思特公司这样的大手笔事件。 历史回顾与发展 从国际医药市场的发展来看,每一次医药技术的进步都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历史上,他汀类药物(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抗病毒类药物(90 年代初)、以及 21 世纪初的生物技术类药物的大量上市都强有力地拉动了国际药物市场的需求。 1980 年,基因泰克(Genentech)上市,一个小时内股价从 35 美元涨至 88 美元,开创了生物技术类公司的一个神话。90 年代中期美国安进公司(Amgen)开发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被美国 FDA 批准,即刻成为市场上的头牌生物技术药品。即使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