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尊重,让教育回归本真》——谈《教育的细节》有感 著名独立教育研究者朱永通先生所著《教育的细节》这本书,因其内容真实,贴近生活,吸引我的地方很多。说实在的,这本书真的是走进了我的心里。书中的真实案例比起一些大肆宣扬教育方法和口号的书籍更能触动我的内心。这本书精彩的篇章和细节很多,细细品读“有生命的道具”、“怎样和孩子说话”两个篇章最令我印象深刻并产生共鸣。纵观我们平日的教育现状,值得深思并借鉴。 一、有生命的道具——日常教育和课堂教学中需要教育智慧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师教学中使用自制道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因为有了多媒体的便捷,老师们更倾向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形式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如何把手中的“道具”运动的活灵活现而又富有“生命”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并且考验我们教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书中一则与“道具”有关的故事让我印象颇深。道具运用尤其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的智慧。书中讲到一位姓林的老师巧用手帕当板擦的应变智慧。他明知被学生捉弄但却不动声色,既不批评也不生气,依旧一如既往的上课。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就此过去那就错了。接下来,林老师用自己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学生:“知识只有留在心中才有价值也不用擦。”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让学生也深受感动。在林老师的课堂上,手帕不经意间成了道具,且在瞬间生成了“看不见”的教育力量。这位林老师的“道具”使用的十分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埋怨、责怪学生的调皮、捣蛋,却不曾想过,他们此种行为背后所表达的含义。我们总是没有耐心去倾听学生的辩解,却不曾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都说老师是“伟大”的,可是这种伟大,也得有“大”的胸怀去包容孩子所犯的错误。也许真的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言行,却起第 1 页 共 3 页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联系实际,如果相同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课堂,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让学生在接受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然而,教育的细节则关系着教育的成败。毋庸置疑,这节课林老师的教育相当成功。同时更能体现出这位教师过人的个人修养。 二、怎么和孩子说话。——言传架起感情的纽带 语言的力量是惊人的,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积极的语言和消极的语言起的作用当然是截然不同的。许多时候,我们所谓教育的失败,往往源于我们平时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