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官鉴》有感 近日,拜读了市纪委组织编写的《官鉴》一书,观看了防腐倡廉的电教资料,对于市总工会原副主席林若飞、汕头海关驻联成办事处调查科原副科长郑龙华、国税局计财科张克、林茂……等人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阅读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些反面典型中,xx 区新津街道东和居委原党支部书记陈为角等贪污、挪用公款案发人深省,作为东和居委原党支部书记的陈为角虽“官职不大”,但胆大妄为,以权谋私,且贪婪成性,见好处就捞。市总工会原副主席的腐化堕落、游戏人生案更是典型。那么,在他们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在这些案件暴露之后,这些犯罪人员的上级也怨声载道,有的也受牵连,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执政观念严重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贪婪成性,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何以异化,在《官鉴》案例的背后我们应看到些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在不法分子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为了小的利益随意执法,置国家利益不顾,而肥了自己。权力的异化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从自身来看,职务犯罪有一共同点,即虽然犯罪人级别不尽相同,但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是其共性。而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他们堕落的“源动力”。在海关郑龙华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作为把关国门,手握实权的“把关员”短短几年收受贿赂第 1 页 共 4 页和巨额财产不明等,就是人生观的迷失和价值观的倾斜。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人格的失衡和品德的低下,助长了其贪婪自私和鲜廉寡耻,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二、缺乏监督机制、体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