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往事——挪威人镜头下的民国安康》读后感 是的,首先要从私心深处由衷感谢一下作者,我和他都是20 世纪 50 年代初出生的,儿时的记忆力、感受力可能都还不错,那时候我们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山川城郭、生活面貌、民风民俗都和民国时期相去不远,书中清晰的图片和解说一下子唤醒了我儿时鲜活的回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一生都经历了许多,但往往是猴子搬苞谷,记住了成人后的遭遇,记住了现实生活,却淡忘了那遥远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童年。忘得太久了,许多印象几乎都快不存在了,可读过这部书后,童年时的情感、乐趣和与家庭、邻里间的生活氛围便一下子鲜活起来。书中那身着厚厚棉袍、齐膝大襟的老者,仿佛是我们的亲族长辈;那些带着恬静笑容,或羞涩或木讷的城里人、乡里人,仿佛是我们的街邻、乡亲;特别是那和幼年的自己差不多大的玩伴,亲切得让人眼眶湿热。 诚以为此书最大的成功、最大的功效是在说史,安康史、民国史、中国史、世界史都在这本书中收放自如地展示出来,或者或多或少的涉及。书名是切题的,但也是含蓄的,给人很多怀想。书的资料依据至少对安康来说是空前的,这是因为资料的形式——真实的拍照、摄影,是安康这一段历史最可靠的证明,是说史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我赞成作者在后记中说的话:“本书的价值在老照片,而不在文字。”坦率地说,作者报告文学的文字不算是最优秀的,但无论多么生动、剀切、雄辩的文字怎能抵得过那真实、自然的照片拍摄。 当然,这并不抹杀作者的编撰作用。通过和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其友人、后人的交谈调查,通过对众多当事人、知情人的进一步了解,通过与相关在世老人、存史资料的核查比对,作者对照片及影像进行了严谨的辨别、确认。因此,书中对历史事实的解读、阐释非常清楚。在历史背景的必要介绍,风物民情的补充说明,时空的连贯及转换,事物时间及类别顺序的排列上,作者也做了大量的、科学的工作。详略得当、阐第 1 页 共 3 页述准确、配合贴切的文字叙述,使本书照片和文字相得益彰,把一幅幅清晰的、真切的、珍贵的照片,变成了一部完整的、“高像素”的纪录片竖立在世人面前。史,贵在真。若以此为评价基准,本书说史真实、真切,可称为史。此前,看过若干关于安康往事的地方籍人士的著述,总有雾里看花、影影绰绰之感,有了这部照片加文字、新颖透亮的安康往事,尚是首次,值得为安康一贺。 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将“史”“论”“情”三者关系处理较好。前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