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 张英伟 放假前,学校向我们所有老师推荐了林格老师著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端起这本书,反反复复的读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使我不禁深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作为教育者我该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习惯。 读完这本书,让我不禁感叹作者独到的见解,细致入微的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让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启发深远。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能促人进步,诱人发展,然而良好习惯的形成却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艰难地过程。 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是一踔而就,立竿见影的,习惯教育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特别是从学生的身边做起,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逐步的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是一味地空洞的说教和靠高压制度的管制,只能慢慢地滋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小学生意志品质相对比较薄弱,不可能事事均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好习惯的养成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用极大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反复的、严要求的训练。习惯养成教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成人的德行的教育,其本身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因此,好习惯的养成既需要不经意的点悟,更需要润物无声的滋润,既要有外在行为的管制,也要有持久的内在精神的渲染。 第 1 页 共 2 页 就拿学校一直提倡的弯腰捡纸屑来说,其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但是我们往往是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位同学无意间掉下一张纸片,洁白的小纸片在地上静静地躺着,非常显眼,而每每同学从它身边走过,都是视而不见,那我们应该指责抛下纸片的同学还是指责对它视而不见的同学呢。掉下纸片的同学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但视而不见的却都是有意的。这就是涉及到人的意识问题,如果人人都有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